浙江举行2023年“之江净网”互联网空间依法治理新闻发布会

作者:安博官网线上平台 来源:安博线上平台官网 发布时间:2024-01-19 10:27:21

  7月26日,浙江省政府新闻办举行2023年浙江省“之江净网”互联网空间依法治理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许晴、省公安厅一级警务专员石小忠、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顾文海、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陈波出席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副处长徐伟伟主持。

  近日,习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明白准确地提出“十个坚持”重要原则,其中之一就是坚持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今年以来,我省持续推进“之江净网”互联网空间依法治理,积极营造清朗有序的网络环境。今天,我们请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许晴、省公安厅一级警务专员石小忠、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顾文海和省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陈波,请他们一起来为大家介绍2023年“之江净网”互联网空间依法治理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在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委网信办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牵头推进依法治网体系建设,持续擦亮“之江净网”品牌,着力整治网络生态明显问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下面,我发布今年以来十项互联网空间依法治理重点成果。

  1.护航亚运互联网空间清朗有序。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深入推动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网上宣传、网络生态治理和网络安全等工作,组织并且开展“亚运寰游记”—乘风破浪看浙江网络传播以及“打卡亚运e起‘潮’”“亚运FUN体验”网络潮评周等活动,开展之江净网·护航亚运、亚运知识产权保护、餐饮食品安全和网络交易除险保安等专项治理。杭州开展“普法我在‘杭’·清朗迎亚运”网络法治宣传周活动,宁波查处仿冒“杭州亚运会官方网站”的网络平台。

  2.营商网络环境一直在优化提升。省委网信办开展“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亲清·护企”“清声·纾困”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网上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的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依法查处相关网站平台和账号,累计受理涉企举报665件,为省内重点企业集中清理1000余条不实信息。衢州、台州等地开展“亲清护企·衢网有礼”“清朗网络·护企五助”等行动。

  3.网络领域专项整治有效开展。省委网信办、省公安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广电局、省通信管理局等部门组织并且开展“浙里清朗”“净网2023”“百日打谣”“网络视听平台医药广告播出管理”“浙里固源”“浙里跃升”等专项行动,聚焦网络水军、自媒体乱象、网络谣言、虚假信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明显问题,累计清理信息70万余条,关闭账号47万余个,监测App应用3.91万余款,推动App整改提升541个,侦破省内首起通过黑客手段非法获取汽车4S店内系统数据案件。

  4.打击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形成震慑。省公安厅、省委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省法院、省检察院等部门坚持打防治并举,开展多轮次集群战役,实体化运行浙江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组织并且开展“净化空壳公司”“打猫”专项行动,累计抓获嫌疑犯2.6万余名,预警潜在受害人1074.58万人次,止损25.25亿元,拦截封堵涉诈网址1955.26万条,受理电信网络诈骗一审案件739件。

  5.省域网络执法一体化建设纵深推进。省委网信办以地方性法规率先明确县级网信部门实施行政处罚的职责,开展县域网络执法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创新打造服务型网络执法模式,深化事前预防、事中规范、事后跟踪式执法。组织“浙E执法”系列行动,纵深推进分级分类精准执法,累计约谈或责令整改网站平台380余家,注销网站ICP备案120余家。温州积极探索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等新兴领域执法。

  6.网络普法宣传声势声量持续做强。省委网信办深入打造“八五”网络普法进行时品牌,组织并且开展网络普法“双百”行动,全省网信部门建成网络普法基地60余个,开展网络普法活动近80场,直播观看1000万余人次,覆盖线万余人次。省司法厅依托“浙江普法”发布法治图文420余篇,制播普法短视频30余部,各平台访问量达2701万人次。省妇联线上线下融合发力,组织并且开展“绽放自我·妇女法与我们同行”专题普法宣传活动。

  7.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监管提能增效。省委网信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浙江分中心聚焦应对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新业态带来的风险挑战,优化“省级统建、三级通用”浙里网络综合执法应用,打造“浙里心安”“清朗网络智治”等平台,解决网络主体“底数难摸清、服务难分类、账号难掌握”等难题,提升管网治网智能化水平。绍兴查处全省首例利用ChatGPT制作假视频案。

  8.推动数据跨境安全流动。省委网信办严格落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个人隐私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办法》等要求,开通我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咨询和申报通道,探索制订《省级数据出境自评估索引指南》,滚动发布《申报指引》、申报工作系列问答,累计解答问题2500余个,9家公司部分业务场景数据通过国家网信办数据出境安全评估。

  9.互联网司法模式探索创新。杭州互联网法院、互联网法治研究院(杭州)编著《数字社会司法治理研究》《互联网法院的实践探索与程序创新研究》。杭州知识产权法庭依托云调解平台开展涉网知识产权案件诉前调解,诉前化解纠纷2506件,诉前调解成功率达43.81%。杭州互联网法院用司法裁判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铁萌娃文化自信案”入选2022年度人民法院十大案件。

  10.网络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省委网信办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全方面开展“阳光跟评”行动,开设“浙江好网民”账号矩阵,实施“银发乐网”工程和青少年网络素养工程,推进网络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大力弘扬崇德向善的网络道德风尚。组织实施50余个网络公益重点项目,推动互联网公司及网络社会组织为山区26县经济发展助力赋能。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为工作目标,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网上明显问题,大力推进互联网空间法治化,着力为三个“一号工程”、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谢谢许晴副主任。下面进入提问环节,请大家提问前通报自己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现阶段,大量的生产经营活动都依托互联网开展,今年省里又提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那么关于提升网络营商环境,省里有哪些具体的举措?谢谢。

  感谢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浙江是网络大省,数字化的经济发达,维护互联网空间清朗、构建健康有序的网上营商环境,是优化提升全省营商环境的内在要求和重要助力。今年以来,省委网信办坚持以习法治思想和习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引,秉持“法治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扎实推进互联网空间治理法治化,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做法。

  一是持续夯实法治制度基础。以省委网信委名义印发关于加强网络法治工作的相关实施建议,以顶层设计宣示法治的关键性、基础性作用。针对当前互联网治理领域的难点问题,快速推进网络综合治理相关立法,为职能部门依法处置各类问题提供法规制度支撑。根据形势发展状况,优化完善互联网内容信息“分业分层监管、联合联动执法”工作机制,进一步畅通部门间协作渠道,切实提升依法监管效能。

  二是依法加强专项问题治理。部署开展“清朗·优化营商网络环境 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等专项行动,重点破解“自媒体”内容信息失真等深层次问题,全面清理存量信息,依法依规严厉打击网上恶意损害企业和企业家形象声誉、从中牟取非法利益的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截至目前,累计关闭账号2万余个,清理有害信息1.5万余条,有效维护广大企业合法权益。

  三是有效畅通企业举报渠道。建立拟上市企业和上市企业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快速通道,省市两级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开通涉企网上侵权信息举报专区,拓宽举报受理方式,畅通企业举报通道,为212家企业的220余个典型举报案例提供各类指导帮助,实现涉企举报受理处置工作提能升级。

  下一步,我们还将根据中央、省委相关工作部署安排,结合浙江的省情,从始至终坚持“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工作导向,倾听企业诉求,回应社会关切,在坚持依法治网的大前提下,综合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行政执法以及社会治理等手段,持之以恒优化网上营商环境,让企业能够安心、放心、舒心地大展身手。

  现在网络餐饮行业的发展非常迅猛,很多人生活中经常会点外卖,而且我们注意到,最近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事件频发,请问怎么样才能做好网络餐饮方面的监管,让大家放心用餐?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为扎实推进亚运外卖餐饮食品安全,全面护航亚运食品安全,我们聚焦落实食品安全责任,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督管理和检查行动,全面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具体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编制《食品安全“两个责任”督查工作指引》等三套指引,一体推进属地管理、部门监管、企业主体“三方责任”落地落实。全省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配备食品安全员完成比例为97.73%,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完成比例为99.25%,二季度督导完成率为88.30%。

  二是开展“阳光厨房”提质行动。“阳光厨房”是我省守护消费者“舌尖上安全”的创新性举措,通过打造“浙江外卖在线”数字化应用,消费的人在订餐平台上就能查看到每一个商家的后厨实时概况,还原一个真实可见的“在线餐厅”,让我们消费者看得明白,吃的放心。目前全省在线%以上的外卖商家,累计观看人数已超过5300万人次。

  三是加强网络餐饮监督检查。深入开展“迎亚运、保安全”食品安全执法行动,按照每月不少于10%的比例开展线下检查,对立案查处的案件一律进行对外公示,及时曝光违法商家信息,通过查处一批、公示一批违法案件,以案释法震慑违法经营商家。目前全省已检查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67.57万家次,检查覆盖率48.56%,问题处置率达99.9%,立案查处各类食品相关案件4808起。

  今年是浙江的“亚运年”,像亚运吉祥物这种,都涉及到版权问题,那么在亚运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浙江有没有作针对性的部署安排?请介绍一下,谢谢。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杭州亚运会知识产权,是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第19届亚运会组委会以及其他相关权利人,就杭州亚运会有关商标、专利、作品、商业机密、特殊标志等客体享有的专有权利,比如大家都特别喜爱的亚运会吉祥物等。作为一类特殊的知识产权,随着亚运会的临近和社会关注度的持续提升,网络亚运知识产权侵权现象也逐渐增多。对此,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平安护航亚运总体行动部署,聚焦重点电子商务平台,深入推动网络亚运知识产权保护。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强宣传。专门制定印发了《亚运知识产权保护专项宣传方案》,融合地方媒体、政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在全省多形式开展亚运知识产权保护专题宣传,积极传导“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

  二是加强监测。依托“浙江公平在线”,重点针对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亚运会标志、未取得特许经营擅自销售亚运会特许商品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开展网络风险排查。目前已监测覆盖7.1万家店铺75.4万件商品,发现涉嫌违规线条。如有的商家没有经过授权在商品页面标有“亚运会主体印花”、“杭州亚运会吉祥物”等宣传内容,在商品主图中含杭州亚运会会徽等特殊标志,对上述发现的违法线索均依法进行了处置。

  三是加强执法。专门制定了《亚运知识产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在全省范围开展为期100天的集中专项整治,目前全省已依法查处涉及亚运会知识产权侵权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23起,有效打击侵犯亚运会标志相关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等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如我们得知某网店销售的玩具商品图案中使用杭州亚运会特殊标志“莲莲、琮琮、宸宸”,疑似未经许可擅自将杭州亚运会特殊标志用于商业活动,属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根据《特殊标志管理条例》第十六条的相关规定有关法律和法规对该商家的侵犯权利的行为进行了立案处罚。

  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蒸蒸日上,各种各样的App、小程序能够说是五花八门,有些还不得不用,然后会遇到各种老百姓比较反感的问题,比如强制收集个人隐私信息等等。请问对类似的这一些状况,浙江具体怎么管理?

  当前,移动互联网应用日益成为人民群众重要的互联网交互载体,丰富多样的APP、小程序在赋能千行百业、便利生产生活的同时,也产生了个人隐私信息收集不规范等明显问题,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的品质已成为当前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之一。浙江省通信管理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移动网络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开展App服务能力“浙里跃升”专项行动,全力守护广大App用户的合法权益。

  一是服务行为更规范。我们对App的安装、使用、卸载、客服响应等环节,提出12条具体实际的要求,重点解决个人隐私信息收集不规范、个人隐私信息使用不透明等明显问题。截至6月底,共有118家百万用户以上的企业、541个App完成整改提升;300余款App建立了“已收集个人隐私信息清单”、“第三方共享个人隐私信息清单”并在App中展示,有力保障了用户的知情权、选择权;30余家基础电信企业、重点互联网公司在110个网站和App的显著位置公示了客服热线,人工服务转接程序进一步简化,月均响应时限、人工服务应答率等服务指标明显提高。

  二是监督管理更有力。我们强化App全链条管理,聚焦链条中涉及的5类主体开展治理,即App开发运营者、移动应用分发平台、SDK开发运营者、终端厂家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企业。我们加强监督检查,截至6月底,累计监测App39192款,向249家主体下发核查处置通知书282份,向社会公告未及时整改的App84款,下架问题严重的App42款。

  三是示范引领更加有效。完善以重点互联网公司为抓手的责任链监督管理模式,督促浙江电信、浙江移动、浙江联通和阿里、蚂蚁集团等发挥表率作用,“以点带面”“以大带小”,推动上下游企业落实个人隐私信息保护、数据安全保护责任。截至6月底,引导责任链上269家企业整改不合规行为110个,行业依法合规经营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

  平时我们大家常常会收到各种垃圾信息,接到各种营销电话,都感觉很头疼。这其中就涉及到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大家都很关注。想请问,在打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违法犯罪方面浙江有哪些措施?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这位记者朋友提到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安全问题,确实是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关注的问题。现在网络犯罪案件多发,特别是网络诈骗猖獗,与大量的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有直接关联。对此,公安机关态度坚决,始终把打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违法犯罪作为重点,持续不断地开展专项行动。

  今年以来,为确保杭州亚运会和亚残运会顺利举办,我们以“净网2023”专项行动为抓手,精心组织,认真谋划,主动作为,在严厉打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网络违法犯罪活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是树立源头严打意识。我们按照“打源头、断链条”的总体思路,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等民生类网络违法犯罪打击工作。通过强化发现网上买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线索的能力,加强对不一样的行业、领域中涉及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案件的研判,组织发起专项会战、集群战役,追踪溯源、拓展打击,提升落查打处效果。今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共侦办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案件299起,抓获嫌疑犯1013名。

  二是组织重大专案侦办。紧盯利用黑客技术,针对企业和事业单位网站、信息系统实施攻击破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敏感犯罪线索,全方面开展分析研判。针对目标案件,各地迅速集中精干力量,深入开展专案侦查,快速落地打击,防止危害逐步扩大。今年以来,共侦办涉企业黑客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类案件128起,抓获嫌疑犯672名,挽回经济损失3800余万元。

  三是开展集中攻坚行动。省公安厅于6月底组织并且开展了全省公安机关护航亚运集中攻坚统一行动暨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其中打击侵犯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是重点之一。截至目前,侦破各类涉网违法犯罪案件635起,抓获嫌疑犯1208名,有力打击了犯罪嚣张气焰。

  四是强化安全监管执法。我们改革创新网络安全监管执法工作,深化推进网络安全管理“一案双查”一件事改革,推动互联网服务提供者落实主体信息网络安全主体责任,筑牢网络系统安全、信息数据安全的防火墙。今年以来,累计开展“一案双查”案件51起。聚焦涉网络违法犯罪“黑灰”产,开展网络应用服务违法整治,共办理黑灰产行政案件254起。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责任担当,忠诚履职尽责,继续保持对各类网络违法犯罪高压严打态势,不断净化网络生态,营造清朗网络环境,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打好亚运安保攻坚战,助力杭州亚运会顺利举办。

  “自媒体”乱象是长期以来破坏网络生态、广大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我们也注意到,近期中央网信办对加强“自媒体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请问浙江如何推进落实?

  感谢媒体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造谣传谣、恶意炒作等各类“自媒体”乱象时有发生,不少令人痛心的网暴事件背后也有“自媒体”推波助澜的身影,严重破坏网络生态、侵犯了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浙江网信部门始终格外的重视“自媒体”乱象整治工作。在今年年初,我们开展了“清朗·从严整治‘自媒体’乱象”专项行动,处置假冒仿冒账号5200余个,处置各类虚假信息近300条,并对相关违法违规主体实施了约谈或行政处罚。中央网信办《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印发后,浙江网信部门依据通知精神,结合浙江实际,总体抓好三方面工作,进一步强化规定执行、压实主体责任,净化网络生态。

  一是抓前端,维护网络信息真实性。在这个环节,我们工作的重点是加强对广大网民直接能清楚看到、听到的内容信息的处理,主要措施是督促网站平台强化账号信息审核,特别是强化对从事金融、教育等专业领域内容信息生产的“自媒体”资质认证展示,严防各类假冒仿冒行为。同时,要求网站规范信息源自标注,对一些虚构的或有待核实的信息,打上相应的“标签”,让广大网民能更直观分辨真伪。

  二是抓中端,压实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在这个环节,我们着重关注并推动规范账号及其运营者的日常经营行为,主要措施包括要求网站平台严格执行账号注册数量、营利权限开通、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获利限制、粉丝数量管理等规定,从根源上断绝“自媒体”通过违反法律法规行为吸粉获利的渠道和动机。此外,针对当前大量账号均由MCN机构统一运营的实际情况,我们还要求网站平台健全对入驻MCN机构的管理制度,着力推动管理力度从平台传导到机构。

  三是抓末端,严肃惩处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在这个环节,我们重点关注监管过程中发现的违反法律法规行为的处置,用严肃严厉的执法手段守好底线。一方面,督促网站平台提升对违法违规“自媒体”处置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比如,要求对违法违规“自媒体”账号实施予以关闭、纳入黑名单、取消互动功能、清理粉丝等处置措施。另一方面,我们也将加大监管执法力度,对怠于履行管理责任的网站平台视情采取约谈、行政处罚等措施,确保责任到位、行动见效。

  浙江是平台经济大省,营造安全的网络市场环境非常必要,请问浙江对此有哪些考虑和做法?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省市场监管局根据省委、省政府部署,坚持底线思维,在网络交易除险保安等领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严厉打击相关违法行为,助力营造公平有序安全的网络市场环境,促进平台经济高质量发展。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一是纵深推进电商平台“点亮”行动。针对网络交易中消费者反映较多的网店主体信息不公开、不透明问题,部署开展“点亮工程”,通过重点平台示范、技术比对校验、平台规则评审等方式,引导平台和商户“亮照”“亮证”“亮规则”。目前“点亮”行动已覆盖全省110家电商平台和300万余户网店,共清理虚假过期无效证照超5万余个,督促2000余户应办未照的商户办理证照,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00余起。

  二是开展互联网销售危化品专项治理。聚焦电商平台、网络直播等重点领域,组织召开属地平台行政指导会,督促相关平台企业加大涉及危化品的商品、广告、信息审核和监控力度,全方位监测重点清单内的危险化学品销售和发布信息等行为。目前已规范纠正问题商家906家,下架违规商品3.2万件,涉及工业高浓度过氧化氢晶体、工业酒精、高浓度甲醇、稀硫酸、稀硝酸等危化品和含有危险化学品成分的民用及实验室用化学品如消毒液、除草剂、电瓶电池修复液等共1263个产品。属地市场监管局加大产品抽检和委托鉴定工作力度,及时发现案件线索并开展案件办理,并将已查验定性的危化品领域案件函告平台,限期扩面整改。

  三是严厉打击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深入推进网络交易安全风险排查,依法查处虚假打折、“全网最低价”等误导欺诈行为,严厉打击流量造假、刷单炒信等乱象,防范平台实施禁止、限制、排斥平台内经营者参加其他平台促销活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网络交易市场秩序安全。如在今年618大型促销活动期间,我们就发现和处置涉嫌虚假降价、虚假折扣等价格违法行为78起。

  当前,群众对“网络水军”很反感,我们注意到最近公安部提出将严厉打击“网络水军”造谣传谣行为,浙江在这方面将有哪些具体举措?

  感谢媒体朋友的提问。一段时间以来,网上接连出现了多起传播范围广、影响恶劣的舆情事件,给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带来极大的干扰。我们发现,“网络水军”在其中起到了很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所谓“网络水军”,并非法律用语,一般是指不法分子通过实施舆情敲诈、刷量控评、有偿删帖等违法犯罪活动,捏造虚假信息炒作热点事件,吸引流量并通过地下交易渠道和平台实现流量变现。此类行为,严重刺激群众情绪,扰乱网络空间秩序,影响社会安宁。

  今年以来,浙江公安机关按照公安部网络谣言打击整治专项行动工作要求,按照“以打开路、以打促治”思路,坚持依法打击和综合整治相结合,依法打击查处一批借热点敏感案事件造谣引流的“网络水军”团伙。一类是编造传播虚假信息“造热点”“蹭热点”“带节奏”,炒作敏感案事件引流牟利的“网络水军”团伙;一类是为虚假信息提供有偿代刷“转评赞”的“网络水军”团伙;再一类是利用信息网络恶意编造、传播虚假警情,干扰公安机关执法办案,损害公安机关形象和执法公信力的“网络水军”团伙。到目前,共侦办“网络水军”类案件69起,打掉犯罪团伙43个,刑事处罚377人,查明涉案资金达5亿余元。其中,绍兴上虞公安机关侦办的陈某某“网络水军”团伙利用ChatGPT技术编造传播谣言案,入选全国打谣专项第二批十大典型案例,被央视等各级媒体宣传报道,取得良好的打击效果。

  我们知道,各类互联网应用都需要使用互联网基础资源,咱们浙江又是互联网大省,请问如何规范管理好互联网基础资源,能否介绍一下?谢谢。

  互联网基础资源主要指IP地址、域名等网络资源。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作为一项长期性、基础性的工作,事关清朗网络空间建设,事关防范和打击网络违法犯罪,事关互联网领域的司法取证。今年以来,浙江省通信管理局组织开展“浙里固源”专项行动,制定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推动互联网基础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不断提升。

  一是全面提升基础资源信息准确度。截至目前,我省接入的已备案网站总数达到168.2万个,位居全国第一。我局开展网站备案信息准确率抽查评估,对存量网站信息、域名、IP地址开展准确性核查,督促准确率不达标的企业切实落实整改责任。行业企业深入开展自查自纠,自“浙里固源”专项行动开展以来,主动监测发现并处置违规网站共5000余个。

  二是持续加强网络违法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治理。组建专项检查组,重点围绕“接入网站内容核查情况”“网站备案申请审核流程”“备案信息准确率情况”等方面开展实地检查,督促企业及时整改问题网站7000余个。

  三是不断深化跨部门协同治理。加强与网信、公安、法院等涉网管理部门的协调联动,持续增强监管合力,全力维护清朗网络生态。今年以来,配合各部门依法关停违法违规网站612个,配合法院、公安等部门提供互联网基础信息17次。

  提问就到这里,谢谢四位发布人,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再见。